【学习材料】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坚守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凯发注册官网

2019/9/5 14:23:35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以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矢志不渝,努力奋斗,始终牢记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为我们更好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为我们更好地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提供了对照标准和榜样。

1.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

老一辈革命家就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而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讲述了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1920年冬天,“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所说的三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毛泽东后来曾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到1939年底,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毛泽东依然对《共产党宣言》手不释卷,“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

其他与毛泽东一起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都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了营养。周恩来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刘少奇是1920年赴俄前在上海外国语学社读到《共产党宣言》的。他回忆:“我们在当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随便接受的,而是经过了研究、考虑、和无政府主义者辩论之后,认为它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才确定接受的。”

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邓小平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旅苏学习期间,他将《共产党宣言》列为自己读过的社会科学书籍的第一位。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书架上摆得最多的,还是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1965年,邓小平说,大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等。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谈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敢于创新的政党。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老一辈革命家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提高自身本领、克服种种困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2.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毕生追求,为此,他们殚精竭虑,甚至不惜牺牲生命。195010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毛岸英随志愿军入朝作战并英勇牺牲。毛泽东内心十分痛苦,但他轻易不表露出来。他曾对湖南一师同窗好友周世钊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195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为革命失去了6位亲人的毛泽东,看到家乡的巨变,吟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诗篇。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原动力,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就要始终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以身报党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常说:“我们这些人,能够活到今天,能够有这条命,都是好多同志用他们的命换来的,所以我做不好工作对不起他们。”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他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已经病重住院的周恩来,抱病参加天津组的讨论。他说:“我得了癌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要努力和疾病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奋斗。”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作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就要始终做到越是危难关头,越要信念坚定。南昌起义时,朱德并不是最主要的领导人。但当起义失败、人心涣散,甚至一些指挥员不知所措的时候,朱德站了出来。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贯穿朱德的一生。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1926年,22岁的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曾写道:“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他多次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多年后,他在会见外宾时谈过这样一段话:没有乐观主义态度,没有相信自己的信念总会实现的思想,不可能活到今天。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铸就了老一辈革命家无比坚定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老一辈革命家以他们一生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党的奋斗目标落在实处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开展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党的七大将其概括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事实上,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对群众有感情,为人民解难题,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工作。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一直到晚年,陈云都反复说,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去弄清事实,去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策,这是做工作唯一能够取得正确结果的最好方法。他还贡献了广为人知的“十五字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老一辈革命家就是通过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调研方式,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努力解决民生疾苦,从而一刻不脱离群众,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1961年,刘少奇与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会谈,当蒙哥马利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时,刘少奇回答:“中国共产党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中国人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设好,保证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主权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说改善人民的生活,是指改善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的生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国内的目标,也是我们主要的目标。”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正是依靠人民,我们党创造了历史伟业;正是依靠人民,我们党还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执笔:潘敬国、陈光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