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重读任弼时《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 -凯发注册官网

2024/8/20 13:15:37 | 文章来源:《党建》杂志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性教育。抗战时期,面对国内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的复杂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171日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增强党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宣传和阐释《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于1941年下半年撰写了《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文中对于什么是党性、如何培养党性以及党性的衡量标准等作了解释和说明。《大纲》的核心是加强党的团结,强调只有把党的团结建立在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党的斗争能力,才能团结一致取得胜利。《大纲》不仅对加强党的团结和党的建设有积极的历史贡献,对新时代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也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主要内容

  在《大纲》中,任弼时认为:“党性是以党员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言论行动来作标志,来测量的。”而具体的要求又“不能超出一定的社会环境而孤立起来看”。这体现出任弼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具体实践中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对此,他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任务的需要,对党员党性做出了具体要求。

  党员必须自觉地加强世界观改造。任弼时认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所以增强党性必须自觉地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面对当时党员成分复杂的情况,任弼时强调无论是新老党员干部,都要与自身旧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作斗争,清除旧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树立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同时,党员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最高利益。要自发树立为党的最高利益而奋斗的志向,自觉培养对党的忠诚性和坚定性。

  党员必须在斗争中锤炼党性。任弼时认为,党性的培育“决不是在口头上讲几句漂亮话所能做到的”,而要在革命实践中不断修养、培植和坚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党性首先表现在坚决与一切非马列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作斗争。党员要“灵活地、切乎实际地去运用马列主义”,不要变成教条主义者和公式主义者。要“以马列主义的原则指导自己的实际活动”,坚决同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其次,党员要以维护团结为前提,与党内存在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反集中的分散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作斗争。这种斗争不仅针对他人存在的错误倾向,也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错误倾向。党员干部要掌握斗争方法,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与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锤炼党性。

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针对党内存在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无组织状态等破坏团结的错误倾向,任弼时在《大纲》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的各个组织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这对于任何一个党员都毫无例外。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要真正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必须首先教育每个党员服从纪律、遵守纪律,维护党的统一领导,克服无组织性与散漫性。同时要教育革命群众坚守纪律性、计划性、组织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共产党员是否遵守纪律、服从组织,是测量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党员必须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任弼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领导广大群众为自身求利益求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党。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伟大力量来源于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力量基础。党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使我们党的威信在群众面前提高起来,使得广大群众信赖我们的党,为我党的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争”。党员干部是否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也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现实启示

  任弼时在《大纲》中指出,“在今天的环境中,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是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环境都有了极大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所以新时代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重读任弼时《大纲》,不仅是从经典中汲取增强党性的重要经验,更要学习其中实事求是的立场和方法。

  增强党性要坚定理想信念。任弼时在《大纲》中指出,党员为党的利益服务的精神应该是出于觉悟性、自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把它当成“要尽的义务”。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党员首先应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员所接触的物质环境和思想意识更加复杂,更容易受到非马克思主义的诱惑而背弃理想、腐化变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全体党员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全党才能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时代的具体环境在变化,但党的初心使命是永远不变的。当代共产党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增强党性要在实践中磨炼本领。任弼时在《大纲》中强调了党性与实践的重要联系。身处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新时代增强党性就要在改革发展中不断磨炼本领。胜任领导工作,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共产党人增强党性的基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更好地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能力。

  增强党性要坚持以系统思维正风肃纪。任弼时认为,党性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教育、完善党内法规体系,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性教育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增强党性就要以系统思维正风肃纪。既要在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涵养清正廉洁的风气;也要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

  增强党性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任弼时在《大纲》中指出:“我们党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与广大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就在于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是内在统一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党性就要厚植人民情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在实际行动中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倪素香 熊昊天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