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企业、做优重点园区,提出实施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创新体系完善、强企育才、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等六方面行动,为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石化化工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产业支撑。精细化工附加值高、需求增速快,是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近年来,福建省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加快推进一批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化工园区建设,培育了三棵树、坤彩科技、德尔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产业布局分工明确。福建省石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湄洲湾石化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及连江可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炼化一体化以及石油化工产业链中下游项目,大型龙头企业“压舱石”作用明显。2023年,上述园区所在的泉州、漳州、福州、莆田4个设区市石化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石化总营业收入的76.6%。三明、南平、龙岩等3个山区设区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氟化工、硅化工、林产化工等特色化工产业,全年石化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石化总营业收入的15.5%。宁德市精细化工产业以生产为锂电池配套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为主。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福建省坚定实施“少油多化”发展路线,产业链向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方向延伸发展,精细化工产品规模和附加值得到较好提升,精细化工在行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具备从炼油到芳烃、烯烃,再到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聚酯等生产能力,产业链条缺失环节逐步得到填补,已形成多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其中比较突出的有4条:一是原油-烯烃、芳烃-聚烯烃、聚酯-塑料制品、涤纶纤维等产业链;二是苯-环己酮-己内酰胺-聚酰胺6-腈纶纤维等产业链;三是氯气-光气-tdi/mdi-聚氨酯-下游产品产业链;四是萤石-氢氟酸-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
——产品优势逐渐凸显。精细化工为半导体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加工等行业提供包括光刻胶、特气、工程塑料、尼龙、聚酯等基础性和关键性原料,对攻克行业“卡脖子”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中创新航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粘结剂、导电剂等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在全国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市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海斯福、三农新材料、东莹化工等区域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从萤石到吸入式麻醉剂、数据中心沉浸式冷却液、含氟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环保型制冷剂、高纯电子化学品等特色产业链,六氟异丙基甲醚国内市占率100%,六氟异丙醇国内市占率90%,氟橡胶硫化剂国内市占率88%。
下一步,福建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结合《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聚力发展以高端聚烯烃、氟化工、电子化学品、涂料等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高特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打造优势产品体系,推动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产业布局规划,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形成分工合理、优势突出、差异化发展的精细化工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向精深方向发展。依托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邵武金塘工业园区、上杭蛟洋工业园区等产业集中区,加快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树脂、氟硅新材料、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涂料、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着力推动精细化工产业与电子信息、纺织鞋服、新能源电池等下游产业融合。
二、推进绿色安全改造,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绿色化改造,加快石化化工用能结构调整,全力推行绿色制造,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石化化工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老旧装置综合技改,依法依规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绿色石化产品,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三、加强产学研用融合,逐步完善创新体系
重点围绕“市场有需求、研发有基础、突破有可能”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自行研发或加强与国内外技术创新领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把引进创新能力强的中外头部企业作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重要内容。支持园区或重点企业搭建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化工中试基地,为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和转型升级提供新鲜土壤,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
四、开展企业梯度培育,做优做强产业主体
坚持龙头带动,围绕龙头企业需求策划项目、搭建平台、招商引资、做好服务,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做到以龙头聚企业、促发展。坚持梯次培育,培优扶强“链主”企业,持续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行业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兼并重组、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鼓励企业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精细化工产业与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之间的集群式联动和全产业链发展。